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組電腦

名稱
產品名稱
價格
CPU 
AMD Phenom II X4-975 AM3四核心黑盒處理器(HDZ975FBGMBOX)
4510













主機板
ASUS華碩 F1A75-V PRO 主機板




4090













記憶卡
創見 JetRam 8GB(4Gx2) DDR3 1333 桌上型記憶體


1498













硬碟
WD Caviar Green 1.5TB 3.5吋 SATAIII 硬碟(WD15EARX) 

2199













光碟機
HP 24X Sata 燒錄機 (DVD1260I)




599













電源供應器
Thermaltake曜越 TR2 500W 電源供應器




2590













機殼
YAMA 皇家威鯨 C-905K 側板25CM 藍光12cm風扇 電腦機殼

1090













螢幕
CHIMEI奇美 96VD 19型LED寬螢幕




2988













鍵盤
羅技得意手超薄極黑鍵盤





494













滑鼠
羅技 M100 光學滑鼠






279













總額









總額 20058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影響日常生活最大的3C用品

 電腦
第一代電腦是1946年,美國人艾克特馬其里,以真空管為電子原件的自動電腦稱為ENIAC,他的長度為50呎,寬30呎,重30噸,共用了18800個真空管。耗電量大、散熱不易、可靠性低,在使用上很不方便,而且價格昂貴。
第二代電腦是1948年發明了電晶體。1954年遂有了以電晶體代替真空管的電製造成功。在記憶單元使用磁心,亦為本時代的特徵之一。這種電腦,比第一代電腦,體積上要小多了,耗電量也較少,散熱也較佳,穩定性當然也比較高,利用資料通信系統,做即時的資料處理者,稱為線上即時處理。
第三代電腦電晶體的時代維持了十年,電腦界的巨無霸─美國IBM公司向全世界宣布,使體積電路研製成功 IBM360型電腦,電腦的速度又快了幾百倍,積體電路是將許多電晶體濃縮在一個微小的晶片中,優點是:體積小、堅固耐用、耗電量少、速度即快、可靠性高、價格低廉,而第三代的電腦,也開始進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第四代電腦,由於電子工業的技術突飛猛進,機體電電路也不斷改良,後來一片積體電路晶片能容納數百個電子元件,等到一片積體電路晶片能容納一千多個電子元件。1970 年以後,己經能在一片積體電路晶片上容納數千個甚至數萬個電子元件,電晶體集中在小小的晶片使的體積更小,速度更快。這也是目前所使用的電腦
第五代電腦具有人工智慧能夠累積知識的電腦。所謂人工智慧電腦是將人類的智慧,推理能力,邏輯判斷,圖形、語音辨識等與電腦結合。使電腦具有聽、看、寫、說、想、學的能力。第五代電腦常常要處理複雜而大量的資料。這種電腦的處理速度要更快、記憶容量要更大,這樣才能處理大量的資料,更具自行學習與推理能力的第五代電腦,將會是屬於未來的電腦。
結論
近幾年來科技來越發達,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便利。古時人類發明算盤去處理一些數據,利用撥弄算珠的方法,人們無需進行心算,通過固定的口訣就可以將答案計算出來,直到十六世紀發明了一部可協助處理乘數等較為複雜數學算式的機械只要按按鍵打打字答案就能夠出來,現在的科技又更是發達不但計算的速度變的更快體積也漸漸縮小透過網際網路,達到無國界、無時差及無距離的限制,不過科技越是發達居心不良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他們利用電腦從事犯罪工作,反而成為了危害我們的工具就跟水一樣能載舟也能覆舟,值得慶幸的是發明了電腦這真
是人類的大躍進,我也透過電腦上網查詢了以上的資料能夠讓一些想更了解電腦的人能有更深路的了解。
 影印機
影印機對現代人的生活影響深遠,它的操作原理是很有趣的。
影印機是在1938年就由卡爾遜和他合作人科尼發展出來的。 數十年來,雖然影印機有多方面的改進,但是現代影印機的幾個基本步驟仍然脫離不了卡爾遜當初的構想。 其方法是將影像照光後,投射於光導電體上而形成一帶電荷的潛像,再用具相反電荷的色粒,即俗稱碳粉,使其顯影,然後將這些成像的色粒轉移並定影於白紙上。 1938年十月二十二日,卡爾遜和助手首次在紐約證實了這個構想是可行。 他們以硫作為光導體,塗佈在鋅板上,在暗室中以手帕摩擦硫的表面使帶電,將一塊玻璃板用墨水寫上「10-22-38 Astoria」幾個字,置於硫黃板上,放在白熱燈下曝光。 這時字跡已在硫黃上形成帶電荷的潛像。 然後在硫黃上灑一層一種石松屬植物的花粉,再小心地將不帶電處所不吸附的花粉去除,此時硫黃層上由花粉形成的字型清晰可見,最後將字型轉移到蠟紙上,加熱而完成定影手續。
大部分的公司對這個實驗結果並不重視,直到1946年一個非商業性的研究機構──巴特萊紀念所(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開始發展這種干印技術,隔年該所與Haloid公司(即後來的Xerox全錄公司)訂約研究製造影印機。 此後影印技術不斷發展,今日這種乾式的影印技術已廣泛地用於各辦公室及圖書館裡。